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4年07月10日

六月黄

周祖斌

 

忙归忙,勿忘“六月黄”。对于资深的吃货们来说,一年最好的食蟹季不是在秋风过后的膏肥黄美之时,而是每年的“六月黄”上市之际。

“六月黄”也叫“童子蟹”,“六月黄”农历六月以后也就是公历七八月份上市,是刚刚经过第三次脱壳的螃蟹,可以说是螃蟹从“童年”向“青年”发育的转折时刻,是属于还没发育好的大闸蟹,因此肉质极其鲜嫩,最重要的是那一肚子的流脂型膏黄,极受吃货们追捧。

食蟹的历史在我国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从《周礼》和晋代《字林》记载可知,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吃蟹史。大美食家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写道:“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这撩人的蟹之美味,是造物主的恩赐。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其实不必等到立秋,仲夏就可以品尝“六月黄”。

最美不若三春景,最鲜不过“六月黄”。由于“六月黄”多是性腺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幼蟹,“六月黄”中的“黄”说的是蟹膏饱满,颜色金黄,与成熟期大闸蟹锯末型膏黄不同,它是充满整个蟹体的流脂型膏黄,更饱满,口感更顺滑。农历六月里的公蟹能长到二两以上,此时的母蟹生长慢,个子还太小,所以“六月黄”有“吃公不吃母,吃膏不吃黄”的说法。

“六月黄”的腹部呈黑褐色,和“塘蟹”有点相像。“六月黄”还没有最后蜕壳完毕,所以不能拿“青背白肚”的成年膏蟹标准来要求它。以手轻触“六月黄”的蟹脚,手感偏软,蟹也不像秋风吹过之后的那般张狂,面对外来的压力,只是虚虚地舞动一下大钳,没有反抗之力。挑选“六月黄”关键要看其蟹身和蟹肚,蟹身较胀的表示肉较多,蟹肚透着黄色的表示蟹膏多,且黄壳软、蟹爪坚实,捏下去带有弹性的则佳。

“六月黄”与成熟大闸蟹常见的清蒸吃法不同,它更适合一些家常吃法,家乡人喜欢用各种配料,来衬托这暑热里的“第一鲜”。毛豆面拖蟹是“六月黄”经典做法之一,即将洗干净的蟹对半切开,滚面粉入油锅炸,再拌面糊葱姜毛豆煸炒,炫红的螃蟹,碧绿的毛豆,尤其是面糊、蟹味均在其中,往往被吃货们迫不及待用调羹“风卷残云”,最后连盆子都得舔个精光。三鲜面疙瘩汤是最地道的“六月黄”吃法。所谓“三鲜”,一般为“六月黄”、长江虾、蛤蜊,再配以小青菜、西红柿、木耳等。同样是对切的螃蟹,与配料煸炒后,加入熬煮的面疙瘩汤中炖制。这道美食的重点在于汤,汤汁吸收了“六月黄”、鲜虾等的鲜味,再加上青、黄、绿相间的靓丽色彩,让美味萦绕舌尖。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六月黄”鲜美至极,左螯右酒,不仅是味蕾的绝妙享受,更是与亲朋好友畅所欲言难得的安逸舒适,人生最大乐事,莫若于此。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