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9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新闻
2023年09月21日

云间剧院献唱多曲 勤练八载声动四方

——松江区教师合唱团专场音乐会侧记

□ 记者 王梅

 

松江区教师合唱团专场音乐会日前举办。来自松江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们首次“亮嗓”云间剧院便连唱13首歌曲,涵盖诗词、红歌、民歌等多个曲风。掌声雷动中,合唱团常务副团长、松江区教育学院音乐研训员赵婷热泪盈眶,她说:“八年多勤耕细作换来声动四方倒在其次,因合唱萌生并肩前行的艺术追求最为珍贵。”

 

改编版松江民歌首演

“田鸡葛多嘞打相打哎!”改编版松江新浜泖田山歌《摇一撸过一浜》响起,江南水乡的恬静景致蹦到了听众眼前。欢快的演唱中,合唱团歌者模仿的鸡鸭、青蛙、蟋蟀等自然声响,更是把听众带入了浦南水乡田间。

这首改编版无伴奏混声合唱《摇一撸过一浜》由著名作曲家姜一民先生操刀谱曲。为了达到极佳的合唱效果,不仅曲谱易稿十多次,还请松江民间艺人就歌词的方言表达进行推敲指导。

“我们合唱团以青年教师居多,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要唱出松江方言的韵味,难度不言而喻。”合唱团男低音部成员、上师大松江实验音乐教师阳云直言,为了唱准歌词,训练休息间隙,大家甚至也开启了“松江方言”模式。

 

60人如何“唱成一个音”

“合唱只有我们,没有我。”这是合唱团的“行话”。赵婷说,合唱追求和谐一致,但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何达到一致,只有通过动脑子反复训练。那么,多达60人的合唱团,究竟是如何练成一致的呢?记者在音乐会举行前的采访中找到了答案。除了日复一日的磨合练习,各声部长手持的小小音叉是帮助团员“唱成一个音”的“神器”。

赵婷解释,“一个音”是指国际标准音,也就是五声音阶里的“la”音。在物理意义上,这个音的频率为440赫兹。“专业合唱中的每个旋律、和声都是由一个个单音组成的,而单音的音准品质则是由其所发出频率的一致程度所决定的,只有当人声发出的频率相差值越小,听觉效果才越和谐”。此次音乐会演唱的13首歌曲中,每首歌曲,甚至每个声部的音高都不同。歌曲切换、队伍变换过程中,手持音叉的声部长会轻声哼唱,声音经由音叉传递,提示团员找到音准。

 

每周二下午“不见不散”

专业支持资源和力量之外,更多的是坚持。合唱团秘书长、松江区教育学院艺术研训员胡志春是合唱团“鼻祖”团员,从2015年合唱团成立一直唱到了如今。在他的心里,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101室不仅是排练厅,更是承载了8年合唱情怀的场所。“除了前两年疫情,每周二下午,我们都到这里来排练,这些年唱过的曲目有40多首。”胡志春说。

“合唱需要牺牲大家的休息时间,遇到备赛,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若不是因为热爱,很难坚持下去。”赵婷说,八年多来,有人离开,有人进来,也有人离开后又回来了。但不管人在哪里,只要在合唱团历练过,都一如既往地热爱着合唱,以不同的形式追梦。

女低音部成员沈勤睿、黄梦琳都曾因为怀孕退团,生完宝宝又都回来了。“在合唱团,不仅能收获专业成长,也能引领学生。”这是她们的回答。这些年来,合唱团走出松江、走向全国,在市级、国家级比赛中屡获佳绩,还登上了央视音乐频道和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作为亲历者,她们从中汲取了力量,也更加坚定了将合唱的艺术之美传递给学生的信念。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