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病可防可治 谈“核”色变大可不必
什么是结核病?感染肺结核后都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感染?在第28个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来临之际,上海市泗泾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杜明走进《健康智慧屋》,和大家聊聊结核病的预防和诊治。
揭开结核病的面纱
民间将结核病称为“痨病”,流传着“十痨九死”的说法,因此它也被称为“白色瘟疫”。据相关医学资料记载,结核病是迄今为止,杀死人类最多的传染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结核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呢?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杜明介绍,“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犯肺脏,但也可能侵及肺脏以外的其他部位,如肝脏、脑、肾脏、腹膜、淋巴、骨骼、眼、皮肤等器官。”目前我国结核病发病率为0.134%,病例数占全球结核病例7.4%。
患了结核病都有哪些症状?杜明表示,如果是肺结核,会有经久不愈的咳嗽、咳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咯血或痰中带血。因此杜明提醒,如果咳嗽、咳痰症状超过两周,或出现咯血和痰里带血丝现象,一定要去医院拍胸部X片或胸部CT。如果是肺外结核,还可能伴有相应脏器损害的症状,如脊柱结核可伴有腰痛,肠结核可伴有腹痛、腹泻甚至肠梗阻,颅内感染结核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绝大多数肺结核可治愈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结核菌感染呢?杜明表示,目前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已经是我国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出生后尽快接种卡介苗,在成长过程中,还要加强锻炼、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生活中,经常处于人员聚集的密闭环境时要注意通风,尽量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一旦患上了肺结核也不要过度担心,首先要树立“肺结核可防可治”的信心。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肺外结核及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应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如遇药物发生副作用,需到传染病专科咨询、调整方案,切勿私自停药或调整剂量、方案。规范治疗后,肺结核症状可较快缓解,但也不要以为症状缓解就是“病好了”,应严格遵从随访、复诊方案。另外,治疗期间也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以提高抵抗力。
(本期编导、主持 胡婉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