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2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2年12月06日

锅 巴

张红妹

 

儿时,要想吃锅巴,我们只需在灶膛里多添把柴。锅巴可软可硬,牙口好的,想吃嘎嘣脆的,就多添一把,锅巴自然就硬了,而且还会发出一股能让人流口水的焦香味。在贫困年代,没有什么零食,这锅巴就成了我们最好吃、最诱人的零食。

上世纪90年代初,电器时代悄然到来。农村土灶头默默退出历史舞台,替代它烧煮米饭的是圆柱体状的电饭煲。它实在太好了,省力又省心。人们再也不用守在灶头把控火候,也不用为添一把柴还是两把柴而纠结;城镇居民,再也不用蹲在煤球炉旁,看饭快要煮熟时,用抹布揪着“锅耳朵”翻来覆去地移动锅底。电饭煲,解放了我们的双手,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劳作,干自己喜欢的事。当罐装液化气来到家庭后,人们忙不迭地拆灶头、扔柴火,庆幸着再也不用占地方、样子丑陋、土气一身的灶头了。可是,人们在享受电饭煲为我们煮饭的快乐时,猛然发现我们再也闻不到、吃不到那散发着焦香味的锅巴了!大家感慨着、遗憾着,但没有一户人家想回到从前,回到用柴火烧饭的灶头年代,也没有一个人因为吃不到锅巴而痛恨电饭煲!

失去锅巴的年代,也是节奏最快的年代。电饭煲的更新迭代,似乎就是在追随过往,设计者想让它烧煮出饱含铁锅、灶头味的米饭,在锅的材质、加温的时间、烧煮的模式上下足功夫,不断推陈出新。有的电饭煲品牌注重米饭视觉和味觉,设计了同样的大米可烧煮出香气、蓬松、煳化等多

种口感;有的电饭煲融入了智能技术,可通过Wi-Fi链接实现实时监控锅内的温度,使米饭蓬松、颗粒分明;有的电饭煲使用高新材质钛球釜设计了“柴火饭”功能,想让它能煮出我们梦寐以求的锅巴。设计者注重细节,匠心可见,想方设法意在满足大家的需求。但是,在锅巴的“产出”上总差强人意,少了那股独特的焦香!

我们想念锅巴、找寻锅巴,不知不觉中商品化的锅巴应运而生。我们再也不用铁锅、柴火,它成了包装袋里的食品,想吃就拆,脆香生硬,还有不同的味道,辣味、原味、番茄味等等,似乎又回到了从前,还比从前方便。我们欣喜着,想吃多少就多少,想吃什么味就买什么味!可在欣喜的时候,猛然发现,锅巴没有了捧在手里好烫、左手换右手的那种紧张感。锅巴失去了温度,不烫手、不烫嘴!

锅巴变了,变了颜色,变了味道,也变了身份。历史的车轮将锅巴装点成嫩黄、深黄、焦黄,味道有原味、海鲜味、蟹香味、蛋黄味、麻辣味,引诱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在想念它们时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锅巴,成了休闲食品、怀旧食品!

以前不花钱的普通锅巴,终于,扬眉吐气、跻身于各种糕点中。我们不甘心它的聚变,但又找不回从前的它,就像我们再也回不到出行靠脚、了解国家大事看报、想聊天就得串门的年代!

人们总喜欢渴望、回味年少的味道!锅巴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岁月,有苦有甜,有色有香,它永远留存在我们心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