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2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平安松江
2022年12月06日

守护社会公益 点亮法治火炬

——十年“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纪实

 

记者  陈菲茜  摄报

 

公益是靠大家一点一滴的努力来推动的,希望你们永葆公益热忱,以自己的微光点亮社会文明进步的火炬。”122日,第八届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决赛举行(见右图),作为评委的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罗培新在赛后点评环节说。

历经一年的法律实践,本届选手收获了成长,也推动了一些民生问题的有效改善。因用户回复退订商业性短信需自行承担资费,一毛不拔队诉天猫公司案,迎来了天猫超市面向全体用户开放申请退订营销短信的通道,明确短信退订资费应由其承担,并提供用户自主一键退订功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队诉微信案,也获得成功调解,退订微信朋友圈广告由10步减为6步,且可以永久关闭;政同人和队诉哈啰出行”App案中哈啰单车坏车扣费、报修后不提醒新用户及霸王条款相关问题也有了结果,对方修改了原先《哈啰单车租赁服务协议》有关平台广告、交通事故中的免责内容。

维权道路是永无止境的,也不止一条,无论是诉讼还是和解,从本质上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一味批判,我相信这也是公益诉讼存在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获特等奖的一毛不拔队成员郑同学说。

 

送上殷殷期盼

小城杯茁壮成长的背后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小城杯的摇篮,华东政法大学一直与新中国法治建设同向而行、同频共振。校长叶青说,举办小城杯是学校把自身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进程,肩负起法治强国和法治上海的历史使命,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和社会治理人才的生动体现。

以守护社会公益为追求,如今小城杯已成为上海检察公益诉讼的亮丽名片,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关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许祥云鼓励法律学子投身公益实践,秉持公益初心,希望小城杯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培养与塑造优秀法治人才的生动课堂,讲好公益故事,培养和激发更多社会责任意识、公益法治理念,鼓励更多公众参与公益保护。

松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晓军寄语法律学子要志存高远、奋发当下,虽然现在是一名学生,但未来就可能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他还希望作为指导方的律师队伍,要携手共进,教学相长,与选手们共同成长。政法机关要协同发力,顺势建议,充分发挥自身的司法实践和职能优势,在资源共享、普法交流、实践教学、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更深度的地校合作,达到“1+1>2”的效果。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大量问题,通过运用法治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法律学子的时代使命。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说,小城杯要求参赛选手充分全面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锻炼大家处理事情的尺度判断、对问题的认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勇气。希望法律学子们用年轻人的锐气鼓舞社会,用法律知识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站在选手对立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评委站在了选手们的对立面,进行了精彩的提问。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单程票队在一次市民与地铁工作人员的争吵中发现,出站换乘需重新购票,原本一次购票可以完成的旅程,一旦没有在站内换乘,而是选择出站,就需要再次购票,由

此造成经济损失。同学们认为,自助购票机上的提醒字样很小,车票背面也没有提示,地铁方未尽到充分履行提示的义务。同学们在向相关法院起诉的同时,也向检察院公益诉讼平台提供了线索。地铁方是无法判定用户类型的。作为消费者,既然有站内换乘和出站换乘两种方式,那么应该理解出站之后再进站要重新购票的规则。你怎么反驳我这个观点呢?评委罗培新说。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扬州大学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队,则是对微信算法推荐的朋友圈广告提起诉讼。同学们发现,关闭微信个性化广告推荐需要经历大约10道关卡,朋友圈个性化广告推荐服务关闭6个月后,又会自动开启。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必须得到用户明示同意,不得以默示同意替代明示同意。此外,不得在用户拒绝设置期限自行启动。他们认为复杂的关闭流程和自动开启流程背后隐藏着对个人用户信息权益的侵害,请求宣告格式条款部分无效。

关于选手们提到的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罗培新提出了个人信息和脱敏处理后的非个人信息之间的区别。比如说你们买一双鞋,平台收集了你的信息,匿名化抽象化后,通过大数据汇聚提供给厂家,表示这款鞋更受某一年龄段的欢迎,这算侵权吗?罗培新说,所有

平台企业都希望利用大数据来释放数据的经济价值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让各行各业各得其所,一方面保护人格权的价值,另一方面对财产权进行合理的分配。

希望我为难他们的过程,能使他们理解问题的角度更加系统,思维更加缜密。罗培新说。对于评委抛出的新思路新问题,选手们虽然一时半会儿没有解答,却留给了在场所有人更多的思考。

 

坚守初心已十年

2012年到2022年,小城杯已走过10个年头。小城杯起初由上海小城律师事务所发起,松江区司法局、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共同举办。从第七届开始,小城杯成为由上海市司法局、华东政法大学主办,多方协办并广泛参与的大型赛事,形成了政府部门引领,社会力量积极响应合力推动的良好局面。2019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活动,写入2021年上海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如今的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所产生的公益效应,已走出上海,走向全国,并诞生了备受关注的诉上海国拍行拍牌手续费格式条款案、诉上海迪士尼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规定不合理案、诉新东方学习卡余款无法提现案、诉苹果公司iPhone12不配充电器案等典型案例。此外,今年大赛发起人上海小城律师事务所将新的案例重新汇编成了《我是原告(第2辑)》。这里有一些经典案例的判决书、专家的评价、参赛选手的心得感悟。这些案例给人启示,也有助于法治宣传。上海小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吴辰说。

小城杯举办的初衷是鼓励在校学生从生活的现象中提炼出民生焦点问题,运用学校课堂所学所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私益诉讼实现公益价值。十年来,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已成为各大高校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公益正义的生动实践。

小城杯对于已踏入社会的法律人来说同样备受鼓舞。从第六届举办至今,收获了远超于预期的价值,选手们让我们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启发我们去思考如何实现法律人的价值,如何有效地做公益,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季诺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