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人文松江
2022年08月10日

从“国家宝藏”到“生活艺术” 松江缂丝探寻复兴之路

——访艺术策展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林玲

 

□记者 周加姚 摄报

 

走进位于洞泾镇的御凤缂丝艺术馆,便看到厅内摆放着的五六台缂丝机,一名缂丝技师正在专注地操作绷架(见上图)。“这里并未对外开放,算是我的一个工作室或是小型展馆。”御凤缂丝艺术馆创始人林玲告诉记者,几年前,御凤缂丝艺术馆从市中心搬迁至此,这里虽然装修简朴,但却“大有来头”,除了一些古董家具,还有大量与工艺美术相关的古籍,其中有一本被称为“民国第一书”的《纂组英华》。“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瑰宝,有‘织中之圣’的美誉。在松江,曾诞生过缂丝艺术瑰宝。”林玲说,时至今日,松江缂丝正面临传承、复兴的挑战,她正尝试将当代艺术融入其中,使松江缂丝焕发新生。

 

莲塘乳鸭 国家宝藏惊艳千年

松江自古以来便是丝织重镇,至宋代,巧夺天工松江缂丝技艺已极负盛名。“一寸缂丝一寸金”,当时,制作精良的缂丝常作为皇家御用织物,民间留存极少。华亭人朱克柔作为南宋缂丝第一织手,其制作的《莲塘乳鸭图》堪称艺术瑰宝,央视《国家宝藏》节目评价道:“此图一出,从此再无二人。”

双鸭惬意、白鹭齐飞,盛开的荷花拥抱一池春水,《莲塘乳鸭图》中的景象蕴含着成双成对、相濡以沫的美好寓意。该作品长宽都达一米,是缂丝中的巨幅作品,充分体现了朱氏缂丝“古澹清雅,精巧疑鬼工,运丝如运笔”的特征。

今年1月,“锦绣云间——松江缂丝顾绣艺术精品展”在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开幕。“那是一次具有挑战性的策展。”林玲回忆说,当时的展馆正处于试运营状态,为使展览内容更为丰富,她带来了工作室摹制的《莲塘乳鸭图》,成为展览一大亮点。

 

融入生活 传统技艺寻求复兴

九百多年前,松江缂丝艺术繁盛一时。如今,如何复兴这项技艺又成为了新的课题。“可触可用,传承方能长久。”林玲认为,松江作为“上海之根”,缂丝不应该只专注于技艺的复原,更应该结合当代艺术,实现缂丝艺术的生活化、国际化,将其打造成为松江艺术新名片。

从去年起,林玲的工作室开始研发高品质的缂丝衍生品,致力于将艺术生活化。目前工作室已经推出耳饰、挂件、插屏等各种文创产品,使松江缂丝优雅地融入日常生活中。“松江历史上频出丝织佳作,如今又有松江大学城得天独厚的资源,可以尝试通过公益艺术课程传播缂丝知识。”林玲说,“另外,缂丝作品以色彩见长,推出织物系列的少儿读物、绘本等也值得一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