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云间教育
2022年01月14日

乡土走进课堂 艺术唤起乡愁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融乡村振兴战略于教学实践纪事

□记者 刘驰 通讯员 范希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艺术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与上海市松江区、青浦区以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等开展政校合作,师生深入参与各方面乡村振兴计划和实践活动。

 

政校合作共建项目

教学实践服务相长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秉承“需学研产用”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探索服务社会、融入社会的开放办学模式和产学合作、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在教学研究的价值理念建构时,学校发挥独特的学科优势和文化资源,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在政校合作的框架下建构教学,坚持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将服务地方乡村发展,培养乡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作为宗旨。

2008年起,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浙江安吉报福镇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环境设计教学团队将报福镇乡村建设作为研究课题纳入《地域振兴设计实践》教学计划,贯穿于学期项目制课程中。经过多年深入地理、人文、产业的实践开拓,逐渐将报福镇产业中心从竹制品加工业转化成为竹主题文化旅游业,学期课程同步建立周期性项目合作关系,经团队与镇政府紧密合作孵化产生了“开竹节”等品牌文旅节庆和竹手工艺系列文创产品。

 

“双师”引领丰富教学

培养地域文创人才

艺术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唤起乡土乡愁,树立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思路和重要内涵。“双师制”教学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一直坚持的教学模式,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将当地的民艺家、文化工作专家以及长期工作在乡村建设领域的专家引入课堂,通过工作坊、研讨会、远程教学互动等多种形式丰富教研的广度和深度。

在“双师”队伍的教学指导下,同学们深耕实地,完善地方性文创实践。《泗泾之纹》这本书是课程《品牌形象设计》的教学成果,书中记录了泗泾老街建筑窗格、屋瓴瓦片、街沿石板上多达千种的纹样,就像是古镇的纹身、魂魄,更是有关泗泾的历史沉淀。教学研究项目的探索和演变让本地居民也参与进来,师生和古镇村民一起用艺术的手段转化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源泉。如今,《泗泾之纹》已成为泗泾文化品牌的DNA,并以此衍生出属于泗泾和适应现代日常生活的文创产品,文化的内发性与生命力在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中获得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跨专业课程群

构建“需学研产用”平台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实现跨学院跨专业协同,将多样的艺术设计策略系统接入产业振兴、人居环境、乡村文化,激发以乡村元素为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和文化建设,推动产业升级。

“为民生而设计”的价值观统摄课程教研与成果产出,不同专业的教师、学生和负责乡村振兴的政府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完成同一个课题。

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范希嘉教授和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杨冬白教授进行跨专业合作,带领学生团队深入青浦区林家村,共同参与林家村的文化生态建设,以艺术为引领,倡导中医养生为核心的生活,将人文艺术展览、名家工作室、村落民俗、农耕交流等环节串联,构建中式乡村生态体系,给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结合上海市教委的文化创意产教融合引领项目《创新艺术人才跨界培养课程和作品创意孵化平台建设》项目,师生团队融合跨学院课程群,完成了林家村“让艺术留住乡愁”“稻香节”系列活动策划方案,提升林家村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学校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就业平台,以校科研部、继续教育部为纽带,建立教学实践基地项目资源库。通过整合各专业的校友资源进行乡村振兴项目对接,深入乡村振兴课题,为乡村振兴艺术人才的终身研究、学习、提升提供支持。

在多维度的教研实践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子们充分运用知识与技能投身社会创新,将艺术与设计谱写在乡村的大地上。在提升乡村文化内涵、重建乡村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提高乡村的“造血”功能,推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为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