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沪剧与松江
(二十七)
周 平
沪剧表演艺术家们在松江“大会师”的合影
汪秀英在新桥为农民演唱《史红梅》
松江的两次沪剧界“回娘家”
沪剧(申曲、本滩),是上海的“土特产”。她是上海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以独特的文化载体方式,记录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历史。1982年1月,沪剧界首次“回娘家”活动在松江举行,是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建议,上海沪剧团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倡导,并得到沪剧界和电台、电视台的支持。
“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更好地推动上海沪剧界把演出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向农民学习,为农民服务。”那为何首届沪剧界“回娘家”活动会选在松江?上海沪剧院副院长洪立勇和该院艺术室原主任褚伯承如此说,“松江是沪剧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当地群众对沪剧喜闻乐见,怀有很深的感情,这里的业余沪剧演出活动也开展得特别红火,曾有不少节目在全市和全国获奖,同时也为专业沪剧演出团体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所以,当年筹备沪剧界‘回娘家’活动时,丁是娥就把松江作为这一活动的出发地。”
那年的1月6日,沪剧老前辈们在新桥乡参观了敬老院、食品加工厂、种子场、农民新村,与劳模、先进进行了交流。“女儿不断娘家路”,这里的乡亲敲锣打鼓,迎来了自己的沪剧女儿。松江县业余诗人曾有诗云:“迎春蜡梅竞开放,九峰三泖披彩霞;新桥人民久盼望,喜迎亲人‘回娘家’。”
据《上海沪剧志》记载:那年的1月10日,艺术家们又在松江人民剧场举行了专场慰问演出。节目有《歌唱新桥新气象》《罗汉钱》选场和《女看灯》等。丁是娥、石筱英、邵滨孙、解洪元、凌爱珍、韩玉敏、杨飞飞、赵春芳、王雅琴、王盘声、小筱月珍、汪秀英、丁国斌等参加探亲及慰问演出。
著名作曲家许如辉(笔名水辉)在他《沪剧界盛大集会》遗稿中透露:这次大会串,剧目还有石筱英、王雅琴的传统戏《阿必大》,杨飞飞、丁国斌的《为奴隶的母亲·回家路上》,故事出在松江的赵春芳、杨飞飞的对子戏《卖红菱》;小筱爱琴和他父亲邵滨孙合演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密室相会》。另外,这次在松江举行沪剧大会串,是为向松江农民访问、学习、拜新年而集会的,为此特排了一曲《阳档》这一富有农村载歌载舞传统的大联唱。
曾有沪剧老法师记载,1963年秋,筱文滨、丁婉娥、王筱新、施春轩、施文韵、丁惠琴、刘子云、沈筱英、赵掌生、沈侠民等联袂来到松江明星剧场演出。这些上世纪30年代就受到松江观众喜爱的老演员已多年不上舞台演出,却在古稀之年,带着他们的拿手好戏重回“娘家”演出。
筱文滨的一曲拿手好戏《陆雅臣叹五更》倾倒了无数沪剧迷。《叹五更》中的牌名赋、生肖赋、鸟名赋、花名赋、虫名赋,更是脍炙人口,加上他委婉动人的文派唱腔,博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
“七石缸里打拳——摏缸(松江),篱笆眼里看戏——张着(泽)”,王筱新演唱的《游码头》,一气呵成,把全国各地数以百计的码头都唱遍。年近七旬的他脸不红,气不喘,风采不减当年。
施春轩与丁婉娥合演《求岳母》,珠联璧合,幽默风趣,观众笑声不绝。沈筱英与沈侠民合唱的《庵堂相会》“问叔叔”唱段,委婉动听。当年沪上四小名旦之一的沈筱英,虽年近古稀,但嗓音圆润流畅,不亚于青春少女。赵掌生、丁惠琴的《借当局》,刘子云、施文韵的《借红灯》等,都是上世纪30年代脍炙人口的骨子老戏,当年舞台上已难看到,因此备受观众欢迎,
这次“回娘家”演出,仅演四场,场场爆满。观众中老年观众居多,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为“中山社”“敬兰社”等申曲团体伴奏的著名琴师谢永泉,也闻讯前来探望他早年曾同台演出的老友。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